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档案百科 · 档案托管

毕业生档案正确的存放方式

2023-08-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涯就迎来了毕业。在满怀期待未来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迷茫,尤其是关于档案的问题。许多毕业生在得知学校不再保管档案后,对如何处理自己的档案感到困惑。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档案存储方式,避免成为“弃档族”。


避免成为“弃档族”


往年的例子告诉我们,由于对档案问题的疏忽,很多应届毕业生陷入了“弃档族”的境地。如果毕业生没有签署三方协议,学校会认为档案没有接收单位,将档案原路打回生源地。一般情况下,档案会送回毕业生的生源地市级或区级人才中心。对于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有效期为两年。在暂缓期内,学校会保管档案。然而,两年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学校会将档案与户口一同送回原地。需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档案可能会遗失。由于学生未留意档案问题,等到需要档案时已是数年之后,此时档案可能已不知去向。


档案正确的存放方式


公司单位人事部门存储档案


如果毕业后立即找到工作,可将档案存放在所在公司的人事部门。然而,此举前提是该就业部门拥有相应的人事档案权限。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甚至中央企业。


学校保管


对于与学校签订延期聘用协议的毕业生,可以将档案暂时保管在学校内,存放期限为两年。然而,在期限届满之前,务必主动将档案转出。如果未将档案转出至本地人才市场,成绩单将无法获得。而且,档案丢失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在两年内尽早处理档案问题,以确保相关服务年限的计算准确。


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存储


对于毕业就业单位无档案权限或不愿转至学校或人才交流中心的情况,可以考虑将档案存放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然而,这种存储方式并不是最佳选择。街道办事处存储的档案不会计入服务年限。


避免“死档”状态


有些毕业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档案在手中,以后有需要时直接提交即可,无需存放于人才市场。然而,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对于应届生来说,档案在个人手中超过两年将进入“死档”状态。在后续相关部门使用档案时,即便本人携带档案提交,也无法得到认可。


在面对毕业后档案存储问题时,根据个人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至关重要。透过往例,我们明白了不同存档方式的优劣和潜在风险。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以免日后后悔。让我们以明智的决策,确保自己的档案得到妥善保管,为未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