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年龄查询
2022-03-30

个人档案年龄查询
一、如何查档案年龄
建议去生源地的人才中心去查哦,档案不知道在哪,有以下几个地方可以去查询:
1、以学校为源头去查询
回想下毕业的时候有没有签过与档案有关的字,尤其是和单位签三方协议的时候。
或者去学校找相应的老师查询,因为并非所有的学校都会把档案发走,看看你的档案是否还在学校,如果不在学校就查询下毕业时被学校放往到了哪里。
2、去你的原籍所在地人才中心查询
一般毕业后你没有管自己的档案的话,学校有可能将你的档案打回了原籍,也就是户口所在地,如果是更换过户籍的以参加高考的地点为准去查询。
3、曾经的工作地
曾经工作过的城市都可以查询一下,从第一份工作找起。国企、事业单位有人事权,一般保管在单位,私企就保管在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
4、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
跟第一条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在你毕业后学校可能统一将学生档案寄存到了当地指定的人才市场。
个人档案年龄查询
二、身份证年龄和档案上的年龄不一致,导致不能正常退休该怎么办?
在以前很多人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让自己更早的参加工作,所以说在档案中就把自己的实际年龄改大了几岁,有的人甚至改大了十岁,这样的话就能提前参加工作了。那么实际上。大年龄的任意修改,对自己造成的隐患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办理退休方面。实际上自己要吃很大的亏。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它的认定依据,就要认定你,个人档案中,初始就业的这个年龄,来办理退休,如果说你的个人档案的年龄,与你真实的身份证的年龄不一致的话,那么也要以档案中的年龄为主办理退休,身份证的年龄只是一个参考年龄。并不是你的退休年龄。
所以说修改档案年龄的个人,那么就要以自己的档案年龄,办理退休了当然造成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不能够直接办理退休的话,那么也要等到自己的档案年龄,具备法定的退休年龄以后才可以办理退休,享受这个退休金的待遇。
个人档案,现在不可以拿在自己手中如果一旦拿在自己手中就行成了死党这个死党,实际上,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了,所以说必须要将个人档案托管在托管资质的机构当中去,一般情况下,也就是你户籍所在地区的这个人才交流开发市场,这个人才交流开发市场都是可以免费托管,自己的个人档案的。在办理退休的时候,社保局调阅个人档案的时候,通过人才交流开发中心调阅个人档案查阅就可以了。
所以说一旦你的个人档案的初始就业的年龄和你的身份证年龄不一致,那么也是很难修改回去的档案是不可以修改的,修改档案实际上他是一个违法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私自修改自己的档案,而且自己也平时看不到自己的档案!
遇到这种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话,那么只能以档案年龄为主,去办理退休了,档案年龄小几岁?那么也就意味着你要这个延迟几年退休,当然你的档案年龄如果是大的话,那么你可以提前几年退休,这也是可以的。
所以说我在这里也建议,广大的快退休职工。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档案,年龄有没有做过修改?如果有修改实际上可以自行查阅一下自己的档案查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不可以提档查阅档案之后,自己心里有一本账了,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办理退休了。
有的职工已经申请内退了,在领取社保退休金之前都是由所在的单位发放,这个内退工资,那么如果因为个人档案,年龄问题,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所在的单位停止发放,内退工资的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本身修改档案,是你自己的一个行为造成的所以说你要自己承担后果,那么在这段时间之内,没有内退工资的话,只能够不享受相应的待遇了。
三、身份证、档案年龄为什么会不一样?退休以哪个为准?
一般来说,我们的身份证年龄和档案里记录的年龄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早在七八十年代,没有网络导致信息不能同步,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档案与身份证上的年龄不一致,比如谎报年龄或者登记时出现错误等。
身份证、档案年龄不一致怎么办?
国家于1999年正式出台政策,对于职工退休年龄是这样规定的: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这是因为早期网络技术不发达,电子档案建立不完善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让孩子早点参加工作赚钱,选择更改年龄。所以国家要求,档案和身份证出现误差的时候,以档案记载为准。
所以说,绝大多数职工退休时,都要看职工档案。随着电子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普及,未来职工档案也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个人档案年龄查询
四、档案有什么作用?
除了证明退休人员年龄,档案还有其他作用。
首先是证明职工身份。
按照《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女性工人和干部退休年龄都是不一致的,女性工人退休年龄是50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是55周岁。除了普通工人和干部身份区别,档案还会记载特殊工种,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通常是指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的职工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保缴费制度建立之前,很多人在工作时没有缴纳社保,这样在计算工龄和养老金缴费年限时不太公平,因此国家推出了“视同缴费年限”的说法。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期间的年限,军人服役年限等等,一般都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当然,这些都需要档案来认定。
我们的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保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社保缴费年限越长,之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对多一些。
所以说,档案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重视。
- 上一篇:个人人事档案到底有什么用?
- 下一篇:个人档案信息如何查询